以下是赫鲁晓夫联合朱可夫针对贝利亚的 “政变” 过程:
背景: 贝利亚的崛起与权力膨胀:贝利亚出身普通农民家庭,早年进入苏联警察组织,后来成为内务人民委员等要职,在苏联权力核心圈子中地位不断上升。到 1953 年斯大林逝世后,马林科夫被选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,贝利亚则掌控了内务部和国家安全部合并后的机构,成为苏联的二号人物,权势极大。而且他在斯大林时期参与了 “大清洗” 等行动,制造了不少冤案,手段狠辣,引起很多人的不满,但也建立起了自己庞大的权力网络。 赫鲁晓夫的担忧与谋划:赫鲁晓夫对贝利亚的权力扩张感到担忧,害怕贝利亚会借此机会夺取最高权力,于是开始暗中策划铲除贝利亚。赫鲁晓夫在斯大林逝世后的政治格局中也在不断巩固自己的地位,与贝利亚的矛盾逐渐加深。然而这位操着台湾腔的男子,在大帅府南门口的售票处对售票人员说:“我想进去看看,就不用买票了吧?”
政变实施: 会议上的突然发难:1953 年 6 月 26 日,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苏共中央主席团联席会议上,赫鲁晓夫突然指责贝利亚的种种罪行。这一举动让贝利亚措手不及,还没等他反应过来,局势就迅速朝着对他不利的方向发展。 朱可夫的关键行动:朱可夫将军带着武装军官冲进会议室,掏出手枪,直指贝利亚。朱可夫在苏联军队中拥有很高的威望和影响力,他的参与确保了政变的成功实施。在庄严的会议室里,这一幕极具震撼力,贝利亚脸上露出了惊恐的表情。 后续处理: 秘密关押与调查:贝利亚被当场扣押后,被秘密关在了莫斯科市中心的地下室里。从 6 月到 11 月,总检察长鲁坚科负责调查贝利亚的罪行。 审判与处决:11 月,贝利亚的案子开始审判,12 月 23 日法庭判处贝利亚死刑,并且立即执行。就这样,曾经权势滔天的贝利亚在短短半年内就从权力的顶峰跌落谷底,最终被处决。这一事件标志着苏联高层权力斗争出现了重大转折,赫鲁晓夫的地位得到了确认策略联盟按月配资,苏联的政治格局也发生了变化。需要指出的是,对于这一事件的具体细节和背后的政治博弈,仍然存在一些不同的解读和争议,但总体上这是苏联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事件。
朱可夫苏联贝利亚斯大林赫鲁晓夫发布于:山东省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网上配资APP_配资炒股排名_股票配资正规靠谱的公司观点